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规范项目座谈会召开
8月31日,为配合交通运输部《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规范项目》课题的调研,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受课题调研组的委托,组织了由8家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交通运输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市交通委运管局、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有关领导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道路司车辆处调研员孟秋介绍了开展《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规范项目》调研的目的和意义。近三年,政协、人大代表有很多提案、议案涉及汽车维修的安全问题,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交通部曾联合下发了148号文件,就汽车维修配件流通领域的问题加强了管理力度,但配件市场的不规范仍然影响着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孟秋强调,汽车配件追溯涉及到汽车维修的质量和汽车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通过调研为《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规范项目》提供依据。
会上,来自各类维修企业的领导针对汽车维修中配件的来源和使用中的问题向课题组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一类维修企业大多是各主机厂的4S店,可以从主机厂拿到正厂件,维修配件质量可以保证但价格偏高;二类以下企业一般得不到主机厂的正厂件,只能从配件市场购买所谓的原厂件或副厂配件,配件质量参差不齐,造成汽车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专业从事汽车配件流通的北京市汽车贸易公司介绍了他们从事汽车配件物流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市交通委运管局修管处渠桦处长介绍了当前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维修配件使用现状,他建议搭建网络平台,把汽车配件生产源头企业纳入网络系统进行管理,这样既可以保证配件质量,也可以减少企业配件库存,使企业受益。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朱绵会长提出加强配件追溯的思路:第一,汽车维修企业是配件使用的主角,政府应出政策,建立汽车维修市场配件准入的机制,规范配件市场;第二,应建立北京的汽车配件物流配送中心,让二类以下维修企业到物流中心购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第三,企业要加强自律,从我做起,不使用不合格的配件并且要配合政府做好配件追溯体系建设的调研。
会上代表们还就如何对配件追溯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对汽车维修配件建立汽车维修市场准入的机制;对配件管理实行条形码制度;建立汽车配件的生产、流通、销售信息库以及建立北京汽车维修配件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议。
座谈会上,课题组领导表示,汽修企业和汽修协会领导围绕追溯体系建设的主题提供的经验和建议很好,收获很大。汽车维修配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政策性很强,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多,牵扯着各方的利益,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我们希望通过认真调研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协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