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北京市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识发放仪式暨2016年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动员会在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公司举行。部运输服务司王水平巡视员、部职业资格中心申少君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孟桥副主任致辞,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马伯夷副局长主持会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张京伟副会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人事处、运输管理局、交通运输考试中心、各郊区交通局、城区运输管理处等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部分机动车一类、二类骨干维修企业、营运车辆综检站和职业院校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参会领导向北京市取得机动车检测维修士、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的从业人员代表颁发了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臂章和公示牌。北京市运输管理局领导部署了北京市2016年报名考试具体工作。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魏俊强总工程师介绍了企业通过职业资格工作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树立维修品牌的经验和做法。会前申少君主任和王水平巡视员向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了交通运输行业汽车维修工职业建设联系点标牌。
会上,申少君主任指出:建立和实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是加强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机动车检测维修行业转型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的客观需要,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为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建立了上升通道。以职业资格制度为基础实施职业资格标识管理,有助于提高具备机动车检测维修国家职业资格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的机动车维修检测服务。申少君主任还介绍了今年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考试调整的具体内容,对做好今年考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王水平巡视员充分肯定了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工作,特别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调整考试方式等一系列做法使这项考试更科学规范、更便民利民、更符合行业生产服务实际。他指出:提升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素质是适应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适应车辆技术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促进社会绿色环保发展的迫切需要。要从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平安、便捷出行,推动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他强调:职业资格标识管理是鼓励品牌化发展、创新行业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汽车维修行业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职业资格标识管理是从业人员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职业资格制度是加强行业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最后,王水平巡视员对做好职业资格工作,促进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职业资格制度与行业管理结合,提升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二是把职业资格标识作为推动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三是要营造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的良好外部环境。
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是加强机动车维修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于2006年由原人事部、原交通部联合建立,是201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清理规范职业资格第一批公告》中明确保留的国家职业资格。为解决实际操作考试能力有限、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2016年这项制度从调整实际操作考试方式、加大考点建设力度、优化考试报名条件等3方面做了改革完善,使考试更科学更便民利民。
根据部印发的《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识管理办法》,取得机动车维修士、维修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标识,包括臂章和公示牌。职业资格标识从业人员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加强机动车检测维修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以职业资格制度为基础,打造从业人员品牌,推行从业人员亮牌作业,是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树立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品牌形象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引入社会评价,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次向从业人员代表发放臂章和公示牌,标志着机动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识管理工作正式启动。职业资格标识实行动态管理,在从业过程中如有违反机动车检测维修相关法律法规,或因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标识将被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