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Information Center
信息中心
新闻报道 您的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报道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在2011年在全市交通
2018-11-24 返回列表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

在2011年在全市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这次交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时期交通工作,明确“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思路,安排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

当前,首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做出了首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未来几年将是北京交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将迎来大发展、大建设、大调整、大管理、大服务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全面审视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科学谋划“十二五”交通发展思路和目标。

从做好首都四个服务、建设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角度审视,交通体系需要达到更高标准。

从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角度审视,交通环境需要提供更强支撑。

从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角度审视,交通服务和管理需要迈上更高台阶。

从推动首都交通科学发展角度审视,交通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多的创新。

二、“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目标和要求

“十二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增强首都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首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确保交通整体安全顺畅,确保中心城特别是核心区交通运行状况不恶化并逐步得到改善,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持。

具体目标有五个方面:

一是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增强,出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交通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心城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

三是构建一体化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对外辐射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交通出行效率不断提升,交通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交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交通发展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关键环节,即:有效调控人口和城市功能布局,从源头上抑制交通需求过快增长;强化交通的引导与支撑作用,协调城市开发建设与交通发展;控制机动车过快增长,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继续保持交通投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提高交通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大幅改善交通出行结构;进一步强化交通管理,提高路网运行效率。

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以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公平、和谐的交通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并重、建设管理养护并重、交通设施规模扩充与结构调整并重、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并重、中心城和新城交通发展并重;坚持标本兼治,通过扩大基础设施供给、挖掘基础设施潜力、改善路网设施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强化需求管理政策,加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力度,实行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努力缓解交通拥堵;坚持体制机制管理创新,理顺市区两级交通体制,创新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体制,特别要注重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微循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停车管理体制机制。

三、2011年工作任务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的第一年。2011年交通工作既难、又重、而且复杂。 2011年交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缓解交通拥堵为主攻方向,全力实现保畅通、保安全、树形象的目标任务。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二)着力提高道路设施承载能力

(三)着力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四)着力提高交通科技信息化水平

(五)着力提高行业安全维稳能力

(六)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交通文明建设

四、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市区联动,全力以赴缓解交通拥堵

(一)树立信心,细化行动

温家宝总理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交通发展来说更是如此。2008年奥运会、2009年国庆60周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交通保障任务的出色完成充分证明,只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变压力为动力,以极大的努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挑战面前取得胜利,并在战胜挑战中创造新的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交通拥堵形势和艰巨的交通工作任务,但同样也有很好的机遇: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对交通的密切关注和高度共识前所未有,举全市之力缓解交通拥堵的工作局面已经形成;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交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和体制机制环境。交通发展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形成,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能否见效,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认真细化每一项工作方案,查找薄弱环节,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折子工程,落实责任,加大督查考核和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让缓解交通拥堵的成果不断惠及广大市民,支持城市健康发展。

(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交通问题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多重矛盾的集中反映,解决交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全市各部门、各区县的共同努力,必须强化全市交通工作一盘棋的意识,坚持统筹协调,努力形成推动发展的整体合力。交通行业各单位、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的实施,主动加强与各委办局、各区县的协调和沟通,针对难题一同想办法、出主意,在更大范围争取支持。

(三)改进作风,树新形象

首都交通行业历来就是一个有凝聚力、负责任的行业,首都交通队伍也是一支有战斗力、能打硬仗的队伍。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创新工作的广阔空间和舞台,交通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尽职尽责、心无旁骛地完成各项任务;要敢于负责任、敢于碰难题、敢于创新,直面矛盾、迎难而上,下功夫处理和解决复杂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的同志创造条件,加以鼓励,对懒散、消极的作风要严加整顿、绝不姑息。

广大交通人要牢固树立行业光荣我光荣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也就是要爱岗敬业。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苦练内功、精益求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起负责任的政府形象、能担当的行业形象和敢创新的系统形象,争取社会各界对交通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

要在全行业建立起“人要精神、物要整齐、默默奉献、敢于创新、雷厉风行”的交通文化。每一位交通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人要精神,是工作状态,就是要敢于迎接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挑战,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别人也激励自己;物要整齐,是工作要求,就是做事要有秩序,有规矩,交通设施的建设、运输系统的运转都要有条不紊,避免相互掣肘;默默奉献,是工作境界,就是要有甘当铺路石的精神,以努力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为自己的最大快乐;敢于创新,是工作方法,就是要在攻克交通拥堵这一难题中,走出一条符合北京市情的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之路,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交通科学发展之路;雷厉风行,是工作作风,交通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容不得优柔寡断,对能见效的措施要先落实,对看准的措施要快实施、早见效,要敢于尝试,要在探索中前进,不在犹豫中徘徊。

(四)深度宣传,畅通渠道

交通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缓解交通拥堵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及时、公开、透明的新闻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政府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努力,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分析我市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实际情况,引导市民正确认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交通消费观念,主动地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让绿色出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交通拥堵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交通拥堵的制造者,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交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建立畅通的渠道,广泛听取市民在交通发展方面意见和建议,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缓解交通拥堵的工作中,为交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同志们,“十二五”规划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已经开始实施,让我们进一步发扬交通系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巩固“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建设,以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的新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二维码
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电话:010-67663981/87211669 传真:010-67663981 邮箱:bjqxxh@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路48号(南三环路刘家窑桥祥龙博瑞三分公司方庄丰田大楼5层)
Copyright © 2002-2017 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10457号   技术支持:龙腾科技